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并不难。
1月中旬,一条关于美国飞机撞上飞鸟后迫降海面的消息在世界各大媒体刊载。其基本经过是:15日下午3时许,全美航空集团一架飞机从纽约拉瓜地亚机场起飞两分钟后,疑因遭一群飞鸟撞击而发动机失灵,紧急迫降在曼哈顿岛西侧的哈德逊河,机上150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全部生还。
显然,这是一次“死里逃生”、“有惊无险”,且颇具“戏据性”的飞机“失事”,但该机飞行员精湛无比的技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机长“好莱坞式”英雄的壮举(待所有机上人员获救后才出舱),以及当地救援人员、路过船只船员的无私帮助和潜水员不顾个人安危,奋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帮助乘客逃生之壮举,都表现出了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特别难得的是,当天纽约地区上午大面积降雪,平均气温低至零下6摄氏度左右,这给水面营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在各方努力下,人们终于战胜了这场困难。相信获救乘客的心在凛冽的寒风和冰冷的水中,一定倍感温暖。
然而,在这样一次看似“侥幸”的成功背后,在感慨和高兴之余,鸟与飞行安全的“矛盾”还是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其实,飞鸟给航空带来的烦恼是经常性的,也是全球面临的难题。美国联邦航空局和农业部就表示,1990年至2007年间,美国共发生了近8万宗非军事飞机被鸟雀 “打中”的事件,几乎每1万班航机便有1宗这样的事情。更有甚者,2005年7月,BBC中文网还有“‘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时,其外挂燃料箱尾部也撞上了一只鸟”的报道。
在中国,关于此类的消息也不“逊色”。2008年6月,山东地区的媒体就报道过威海鸟群逼迫国航客机返航的事情,导致该航班最终延误8个小时;湖南长沙也发生过因航班降落时遇鸟击,航空公司被迫取消航班的“案例”,导致53名通宵滞留机场的旅客强占登机口,造成南航始发的7个航班及后续50多个航班延误,近800名旅客出行受影响;2003年9月22日,《北京晨报》也报道大群飞鸟造成首都机场空中塞车并导致全国航班晚点……
面对这一窘境,我们该如何是好?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鸟类带给我们的欢乐和益处多于它给人类带来的“祸害”。且不说画眉鸟、喜鹊等成为了多少文人墨客、画家诗人传世之作的“主角”,鹦鹉、八哥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声和笑语。
鸟的作用确实不可低估!例如,一只猫头鹰每年能消灭500多只啮齿类动物,其中大部分是危害人类的老鼠。按一只老鼠每年糟蹋约2千克粮食计算,一只猫头鹰一年就大约可以减少1000千克粮食的损失;啄木鸟的本领也十分高强,它长着一把天生的“手术刀”,当它从敲击树干的声音中得知害虫潜伏部位后,就在树上啄一个小洞,把细长的舌头伸进去,利用上面的粘液和小钩,将虫子钩出来吃掉。啄木鸟还非常勤奋,每天都要敲打树干五六百次。
然而,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过去人类是犯过迫害益鸟的错误的。19世纪末,俄国曾经就发生过一件伤害鸟类给人带来无穷祸患的故事。1895年,西伯利亚地区出现大批蝗虫,使得农业受损,并导致当地出现饥荒。经调查,原来是有人滥捕小鸟,拔取鸟的羽毛,将其输往欧洲销售,供打扮时髦的妇女作帽子的装饰品,致使害虫得以大量繁殖。这个事实给当地人以深刻的教训。其实,中国在“文革”期间“除四害”(包括麻雀)的运动也足以说明保护鸟类的重要。
面对鸟类的作为,正视鸟类的“错误”,我们应该包容它的“淘气”,甚至是“迁就溺爱”。鸟类也许没有人类的好眼力,看不见飞机就在“眼前”,但我们人类却可以尽量避开她们。据报道,清华大学曾经就研制过高炮驱鸟车(发射出的“炮弹”是纸质的),并在首都机场试用,效果很好。此外,首都机场还使用过电子驱鸟设备。也许,我们还可以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如改变我们生活周围的生态环境,增加湿地和公园,以减少鸟类在机场附近的活动。也许,还有……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