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四种厌世心的中心要义
稍懂佛法的人都应该明白,宇宙间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要讲究因缘的,如果时节因缘不具足,要想让事物发展变化到自己所希望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就拿目前我们学佛人自己来打比方,在以前乃至前世都曾有过一段不信佛法的时期,那个时候虽然也可能接触过佛法,但由于因缘不具足,我们一般都只当它是迷信而不去理会,此时若有人苦口婆心地劝我们信佛,我们可能还会很反感。然而,一旦时节因缘一具足,我们也许莫名其妙地就相信了佛法的确切存在,尽管看似没有什么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度人要善于观察因缘。
断除一切业惑障碍的佛陀和阿罗汉,也要感受自己的业果,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呢?
自有顶以下至无间地狱底层以上,(六道众生)各自感受不可思议的各种痛苦和安乐,都是由各自往昔所积累的善恶业产生的。如《百业经》云:“众生诸苦乐,佛说由业生,诸业亦种种,造各种众生,漂泊于轮回,业网乃极大。”有些人尽管现在具有权力和地位,拥有许多受用,但是死期到来时其中何者也不能跟随,只有自己此生积累的善恶业牵转跟随自己,将自己引入轮回的善恶趣之中。《教王经》云:“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因此现在所造的善恶业,虽然不会立即现前其果报,但任何时候也是不会毁灭的,(因缘)聚合时各自将感受其果报。如《百业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又如《功德藏》云:“高空飞翔金翅鸟,虽暂不见身影现,然与其身无离合,因缘聚合定现前。”例如,金翅鸟在虚空界高高地飞翔时,它的身影虽然没有现出,但是并非没有身影,最后无论它降落在哪里,黑糊糊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那里。
从前,舍卫城的帕吉波国王率领军队向释迦族所居住的城市进攻,杀了八万释迦族人,这时世尊也头痛起来。众弟子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世尊回答:“往昔释迦族人作渔夫时,捕杀了许多鱼食用。一天,捕捉到两条大鱼,没有立即杀死,把它们系在柱子上。那两条大鱼由于干燥辗转翻跳,它们俩心想:我们没有罪过,这些人却杀害我们,将来他们无罪时,也愿我们杀害他们。(发如此恶愿而死。)以此业果两条大鱼转生为帕吉波国王和玛拉洛(害母)大臣,所杀的(其它)鱼转生为他们二人的兵卒。今天释迦族的人们被斩尽杀绝了,我当时投生为一渔夫的小孩,当我看到那两条大鱼感受无法忍受的干燥之苦而辗转翻跳,就笑起来了。以此业感今天头痛。如果我没有获得这样圆满功德(的佛果),那么今天也将被帕吉波国王的军队杀死。”此外,世尊脚上刺入降香木刺⑤,是以前作菩萨时杀害短矛黑人的业果。
此外,世尊的声闻(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是由于业力所感被遍行外道杀害的。即:目犍连和舍利子二位尊者经常前往地狱和饿鬼等恶道去饶益有情。一日,到了地狱界,看到外道的本师饮光能圆死后转生于此地狱,正在感受各种痛苦。他说:“您们二位尊者如果返回人间,请告诉我的弟子们:‘你们的本师饮光能圆转生在地狱中,遍行宗派⑥没有沙门的善行,沙门的善行唯有佛教内道才有,我们的宗派是颠倒的教派,因此你们应当舍弃自己的宗派,随学释迦佛的弟子。尤其是你们将我的骨灰做成了灵塔之后,每当供养时,炽热的铁雨就会降落到我的身上,因此不要供养我的遗塔’。”二位尊者返回人间后,舍利子先去向外道转告(饮光能圆的话),但是因没有(前世的)因缘,所以外道们没有听见。目犍连后来问舍利子:“您有没有把饮光能圆的口信转告给他的弟子?”舍利子说:“我虽然说了,但是他们没有说什么。”目犍连说:“他们可能没有听到,那么我去说吧。”于是前去转告饮光能圆的口信。外道们(听后非常)愤怒:“这个人不但责难我们,而且还诽谤我们的本师。”因此,便喊来外道徒数数殴打目犍连,他的身体被摧残得如苇草一般。如果是以前,哪怕是三界(所有的众生)聚集一处也是连他的一根汗毛尖也不能动摇,何况被这些遍行外道殴打。但是,当时由于往昔业力成熟,(甚至)连幻变都想不到,又何况说是能显示神变呢?(当时的目犍连尊者好象)与凡夫人没有差别。事后,舍利子用法衣将目犍连的法体包起背到祗陀园,舍利子说:“我的好友目犍连死去的消息听也不愿听到,何况是亲眼见到他死去呢?”于是舍利子与众多阿罗汉一起先趋入了涅。紧接着目犍连也趋入涅了。
又从前,克什米尔的一位瓦德比丘获得了神通和神变,也摄受了众多弟子。(一日)他在林中煮染法衣袈裟时,附近的一位主人家丢失了牛犊前去寻找。看见林中冒烟,于是去那里,果真看到一位比丘正在生火,便问他:“你在做什么?”瓦德回答:“我在煮染法衣。”主人打开染料的锅看时,发现里面煮的是肉,他自己也看到了(锅里的法衣变成了)肉。主人把他带去交给国王,呈禀:“这位比丘偷了我的牛犊,请国王惩治。”国王(不问青红皂白)便将其关入监牢。几天后主人的母牛自己找到了牛犊,主人又到国王面前呈禀:“那位比丘没有偷牛犊,请求国王您释放他。”但因国王事务繁忙,在六个月期间没有释放他。后来他的许多获得神变的弟子们从空中飞行而来,到国王的面前禀告:“这位比丘确实没有犯罪,请求国王释放他。”国王亲自去释放比丘时,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非常后悔地对他说:“我延误了这么久才释放您,造了很大罪业。”比丘说:“您没有错,是我自己的业力所感。”国王问:“您曾造了什么罪业?”他说:“我往昔转生为一盗贼,当时,因偷了一头牛犊被主人追赶,到了林间我就将牛犊扔在一位正在入定的独觉面前便逃跑了。因此独觉被逮捕关进监狱六天,以此业的异熟果,(我于)许多世中感受恶趣的痛苦,今生也感受这样的痛苦,不过这是最后的异熟果报。”
此外,印度乐行国王的太子,他的母后送给他一件五彩锦缎的无缝衣⑦,太子说:“我现在还不穿,等继承王位时再穿。”“你没有得到王位的机会,本来国王驾崩后应由太子继承王位,但是因为你的父王和龙树阿贽黎的生命是一体的,所以龙树没有圆寂,你的父王是不会去世的,而且龙树已获得寿命自在,没有圆寂的时候,因此你的许多兄长都没能继承王位就已经死去了。”太子问:“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王位呢?”“龙树阿贽黎是菩萨,如果索要他的头,他会布施的,此外别无他法。”于是太子到龙树菩萨面前去索要他的头。龙树菩萨说:“你自己砍断带走吧。”太子用宝剑无论如何砍他的颈部,但都好象在虚空中挥舞一样,无法砍断。龙树菩萨说:“我五百世前已完全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所以用兵器无法砍断我的头,但是我曾经在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异熟果报还未清净,所以用吉祥草可以砍断我的头。”太子割了一根吉祥草,用它来砍龙树菩萨的颈部时,头便落到了地上。龙树菩萨说:“我今往生极乐刹,将来亦入此身体。”⑧之后便趋入寂灭(涅)。意思是说:象龙树菩萨那样的圣者补特迦罗也需要感受这种业力的异熟果报,何况我们这些人从无始以来漂泊在此轮回中,造了不计其数的恶业,而且现在仍然在造恶业,不知何时才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即使是从恶趣中解脱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应谨慎取舍善恶业),哪怕是细微的罪业也要尽力禁忌,微小的善业也要尽力成办。如果没有这样精进修持,仅仅是一刹那造恶业也要在恶趣中住许多劫。所以,哪怕是很微小的罪业也不应认为此是轻罪无所谓而轻视。寂天菩萨说:“刹那造罪业,数劫住无间,况无始轮回,积罪失善趣。”《贤愚经》云:“虽诸微小罪,莫想无害轻,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
同样微不足道的善业也能产生很大的果报,所以不要认为只这么一点点而轻视。我乳轮王往昔变成一贫人时,(一天)拿着一把豌豆去看一位新娘,途中遇见德护如来去城中,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将一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两粒接触到佛的胸口,以此异熟果转生为南瞻部洲的转轮王,以四粒豆落入佛钵中的果报,而统治四大洲的国政八万年,两粒豆接触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报成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另一粒的果报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与帝释天平起平坐,执掌国政。
如果我们以佛作为所缘境,甚至向空中抛撒一朵花作供养的善果,获得帝释和转轮王的果报也难以到达其边际。如《贤愚经》云:“诸善虽微小,莫想无益轻,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功德藏》亦云:“无忧树种如芥子,每年果实成熟时,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恶果增不可喻。”无忧树的种子比芥子还小,树木成长过程中,每年(果实成熟时)它的树枝都增长到一由旬许,但是这也无法比喻善恶果报的增长。
另外,虽然违犯细微的学处,也会产生很大罪果。从前,翳罗叶龙王以转轮王的身相来到世尊面前。世尊说:“你不仅破坏了迦叶佛教法,难道还要破坏我之教法吗?你当以自己本来身相来听法。”翳罗叶龙王说:“有很多众生损害我,所以我不能现出自己的身相来。”世尊便让金刚手菩萨保护它。于是它就立即显出一条遍布数由旬的巨蛇:头上长着一棵翳罗大树重重地压着,并且树根上弥漫了许多小虫(啃食它),所以感受着巨大的痛苦。弟子们请问世尊:“这是什么原因?”世尊回答:“往昔,在迦叶佛教法中他曾是一位比丘,有一次在途中,一棵翳罗大树刮了他的法衣,他非常愤怒,轻毁学处,砍了那棵树,(律藏中规定比丘不能砍树),以此果报今生变成龙王。”
如此一切善恶业中,辨别是黑业、是白业或是轻业、是重业等唯有看他的心善不善为主。例如:如果一棵大树的根是药,那么它的树干和叶子肯定是药,如果树根是毒,那么叶子和树干也是毒,毒根不可能生出妙药的枝叶等。同样,以贪心、嗔心而引起的意乐不清净,表面上行的是善业,实际上变成了不善业,如果意乐清净,虽然表面上好象是造恶业,但实际上已是善业。《功德藏》云:“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因此,如果根本没有牵涉私欲,意乐清净,那么对于佛子菩萨身语七种不善业也有直接开许的时候。例如,大悲商主杀害短矛黑人、以及星宿婆罗门子对婆罗门女行不净行等(有许多类似的公案)。
从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曾经转生为大悲商主时,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宝)的途中,一个名为短矛黑人的凶残强盗企图杀害五百商人。大悲商主想:这五百商人全部是不退转菩萨,如果这个人杀害了他们,他将会在地狱中住无量劫(感受痛苦),实在可怜,若我杀了这个人,他就不会堕入地狱,我自己堕地狱也是没办法的。这样想了之后,大悲商主以非凡的勇气杀了那个强盗,(以此业大悲商主不但未堕入恶趣中,而且)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此公案表面上看,大悲商主是造了恶业,因为他是菩萨亲自杀了一个人,实际上是善业,因为他没有牵涉私欲,暂时保护了五百商人的生命,并且究竟把短矛黑人从地狱的痛苦中解救出来,所以是极大的善业。
同样,星宿婆罗门的儿子,许多年中在林中持梵净行。一次他到城中去化缘时,一位婆罗门女对他生起贪心,欲绝身亡。星宿婆罗门子对她生起大悲心,与她结成夫妻,(以此业而)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诸如此类的杀生及破梵净行也是开许的。但是,唯以私欲的贪嗔痴所引起的行为,对何人也没有开许。
不与取也是同样,对于根本无私欲并具非凡勇气的菩萨,为了供养三宝、布施乞丐等而盗窃富贵者、吝啬者的财产是开许的。
妄语也是同样,如果是为了保护接近被宰杀的生命,或者为保护三宝财产等说妄语是开许的。但为了私欲欺骗他人说妄语是不开许的。
说离间语(也是同样)。例如,一个行善法的人和一个喜欢造业的人相互为友,造罪业的人力量很大,因担心行善法者转入罪恶邪道,而说离间语使他们分开是开许的,使志同道合的两人分开,说离间语是不开许的。
恶语(也是如此),对于以温和的方式不能调伏的士夫,(必须)以粗暴的方便恶语使他们趋入正法。或者(上师等)宣讲教言揭露他们的罪恶等,说这种恶语是开许的。阿底峡尊者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而轻视对方说恶语是不开许的。
说绮语(也是一样),对于喜欢讲话的一些人,以禁语的方式不能使他们趋入正法,(必须)以各种方便法才能令他们进入佛门,说这种绮语是开许的,而说令自己和他人散乱的绮语是不开许的。
意罪业三种(贪、嗔、邪见),不能转成善法,因生起一个恶分别念,就成了不善业,所以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也没有开许。
这样的善不善业的作者唯一是自己的心,虽然身语没有表露出来,但是心的分别念也有很多会导致严重的善不善业的果报。所以,我们应当经常观察自己的心,如果为善心应生欢喜并使善业增上,如果处于恶念中应立即忏悔,并且自己思维:我这个人如此恶劣,虽然听闻了那么多正法,现在还生起这样的恶分别念,实在惭愧。从今以后应当努力使自相续中不生起这样的分别念。凡是做一件善事之时,首先也要善加观察自己的心,如果是善心就去做那件善事,如果是为了与别人竞争或者装模作样、贪图名誉等心态,应当认真改正恶心,以菩提心摄持,如果竭尽全力也无法转成善心,那么舍弃做那件善事为好。
从前,有一次许多施主去拜见奔贡嘉格西,那天上午他在三宝所依前摆设供品,装饰得非常善妙。当时,他观察自己的发心,发现是为了在施主们的面前表现很庄严的形象而做。认识到这是不清净的发心。所以他向三宝所依和供品上撒了一把灰,自言自语说:“你这个比丘不要那么虚伪。”帕单巴尊者知道这件事后说:“西藏的所有供品中,奔贡嘉的一把灰尘最好。”
因此我们应随时随地善加观察自相续,如果造罪业应马上意识到,并立即忏悔,发誓不再造恶业,使自相续不能与恶业同流合污。但是在此凡夫地中,相续中不生起恶分别念的意乐加行是不可能的。如从前,奔贡嘉格西到一位施主家里的时候,施主们都到外面去了。他想,我没有茶叶,应当偷一些以后去住山修行时煮的茶叶。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时,立即以正念摄持。于是,他大声呼喊施主们:“我这个人正在(偷茶叶),将这只手从手腕砍断。”
同样,阿底峡尊者也说:“我自己入了别解脱门后,细微的过患也未染上;入了菩萨乘对于菩提心的学处(菩萨戒),出现过一两次过失;入了密宗金刚乘,虽然犯过很多过患,但是全都立即忏悔了,从来没有不忏悔而让罪业过夜的。”他在行路途中也是一样,出现恶分别念时,马上取出一木制曼茶罗,立即做忏悔。
同样,在攀耶嘉的地方,有施主在众多格西聚集的行列中供养酸奶,奔贡嘉格西坐在行列中间。他看到施主给前面的人供养了许多酸奶,他想:好象到我这里,我的那份很可能得不到。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紧接着他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不对,便自言自语:“象你这样的比丘对饮用酸奶具有这么大的信心。”于是他把碗扣下,供养者来请他享用酸奶,(因为生起了恶念)格西对他说:“我已饮用过了,不愿意再享用。”本来他只是想和其他清净比丘平等得一份,没有任何不善的方面,但仅仅因为有希望获得好酸奶的私欲,所以就不享用了。如此,我们如果随时随地观察自相续,取舍善恶,调伏自心,久而久之则自相续全部可成为善业。从前,扎堪婆罗门经常观察自心,生起一次不善的分别念时,放置一个黑色石子,生起一次善的分别念时,放置一个白色的石子。最初时单单是黑色石子,精勤进行对治,取舍善恶,到中间时呈现黑白各半,最后已全部成了白色的。所以我们一切时处应当以正知正念摄持,生起善的对治,连细微的罪业也不要沾染上。虽然今生没有积累罪业,但从轮回无始时以来所积累的罪业之边际无法现见,并且也将有不可思议的业果要感受。因此现在唯一行善、修习空性的那些人,采取现行对治力后,后世将转生恶趣的业力随眠习气成熟于今世,于今生感受(那些恶趣)痛苦。如《能断金刚经》中说:“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在今生成熟。”(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中说:“须菩提,善男子、善女子,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同样,也有(今生当中)唯一造罪业,(但因往昔)所造的微小善业成熟而暂时感受善果的。例如,从前尼洪国家,最初七日降下珍宝雨,接着次第降下衣服雨和粮食雨,最后降下土雨,所有的人被压在土下而死,堕入地狱中。可见,行善者感受痛苦、造罪者获得快乐也都是往昔业力成熟的(果报)并且现在无论行善或作恶,其果报也必将成熟于后世或后后世。所以,恒时对因果的道理生起定解、如理取舍因果非常重要,不应当以高深见解的法语轻视因果。如邬金莲师对国王(赤松德赞)说:“君王,我的密乘见解极其重要,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否则善空恶空黑法漫布,将成为魔见。同样,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否则,将被实相和有相所束缚,无有解脱之机会。”又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证悟实相之见解同时,必须细致地取舍因果。
有人问帕单巴仁波切:“若证悟了空性而造罪业,有害还是无害?”帕单巴仁波切答言:“若证悟了空性,便不会造罪业,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大悲心是同时的。”所以,若想修持正法,应当以取舍因果为主,并且见解和行为不相脱离而修持。
那么,因果不虚之引导在相续中生起的界限是怎样的呢?应象米拉日巴尊者那样。弟子们问米拉日巴尊者:“尊者您的行为都已超越了凡夫众生的意境,那么上师仁波切最初时是金刚持还是一位佛菩萨的化身呢?”米拉日巴尊者回答:“你们认为我是金刚持或某位佛菩萨的化身,说明你们对我的一种信心,但对于正法来说,再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邪见了。因我最初依靠咒力降冰雹,造了那样严重的罪业,当时想肯定只有堕地狱了,因此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精进修持正法,依靠密宗甚深的方便要诀,在相续中生起了殊胜的功德。因你们对因果生不起诚信而导致对正法不能如此精进。如果你们能从内心对因果生起诚信,象我那样的精进,所有的凡夫人也都能做到,那么你们相续中也会生起同样的功德,那时,也可以称为是金刚持或佛菩萨的化身了。”
米拉日巴尊者最初造罪业,认为一定会堕入地狱,这是诚信因果而产生的。依靠对因果的诚信,精进修持正法,所以象米拉日巴尊者那样苦行和精进的事迹在印度和西藏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应当从内心对这些因果不虚的要点生起诚信,并发誓愿,随时随地乃至细微的善业也应以三殊胜摄持而尽力行持,纵遇命难也不造极细微的恶业。
早晨起床时,不要象牛羊从圈里爬起来一样,突然站起,应在床上自心悠然放松,向内反观自相续:昨晚的梦是善是恶,如果在梦中显现造恶业,应生起后悔心并进行忏悔,若梦到行善则应生起欢喜心,并将善根回向给众生。观想发心:我今天为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而尽力修持白业善法,尽力断除黑业恶法。晚上睡觉时,也不要于无忆念中平卧而睡,应在床上平稳安坐,如前一样观察思维:呀!我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修持了什么善法?若成办了善事,应生起欢喜心,并为一切众生获得佛的果位而回向。若造了恶业,应想:我实在恶劣,今天已毁了自己。这样生起后悔心,诚心忏悔,并发誓愿:从今以后再不造那样的(恶业)。我们应当随时随地不离正知正念,对于内外器情的一切显现不应贪执为坚固实有,应于无实如幻的游舞中修持自心,使自己的相续恒时安住于善法和正道之中,调顺自心。
这以上归纳总结了修四种厌世心(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中心要义。如果能做到那样,做任何善事自然不离三殊胜。如颂云:“善人如药树,依彼胜一切,恶者如毒树,依彼毁一切。”这种善人以自己的堪忍力使与他结上缘的人内心转向正法方面。并且,自他的广大善业将越来越增上,生生世世不会堕入恶趣和邪道并将获得善趣人天的殊胜身体。甚至这样具法相的补特伽罗(高僧大德)无论安住于何处,所在之处的人们都会行善,且诸事吉祥,众天人也会经常护持。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