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以来,佛教传入中原以后,沉香随着许多进口的香料逐渐被重视起来。随后,佛教、道教的繁荣,使得香文化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香学得以完备形成,焚香专用的炉具、工具、礼仪等也相应成熟,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雅士。
无论何时,沉香都是香中的翘楚,祭祀、待客的最高礼遇,也是一种生活境界。
文雅人士对沉香的喜爱,更出于一种精神价值,他们推崇如沉香之韵一般清香四溢,却又锋芒内敛的精神境界、人格风标,即在清净悠远的氛围中提升生命境界,心灵随着缕缕不绝的馨香起伏、盘旋,直入天宇。花香人影太匆匆,唯有心在香中浮动。
文人对物质生活或许苛求不多,但在精神上则有着较高的追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即使后半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却依然少不得沉香的陪伴,留有“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等词作。而盛极一时的香楼,就成为这些文雅人士频繁出入的场所,在这里他们相聚品香、赏香,以香会友、以香悟道,沉香更是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创作灵感,致使成为生活中必备之物,是人们静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的必需。所以,沉香文化也可以说是文人的沉香。
从宋时起,文人雅士不但品香吟香,而且光罗香方,并亲自研究制作合香、香丸、香饼等,形成了香学的研究,其中沉香都占有很大的篇幅,多过任何一种香品。宋代的《香谱》、明代的《花物志香茗》、《遵生八菚》等,而香与药的结合,在闻香中怡健身体,更是丰富了香的用途,使沉香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