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大家也应该有听过和氏璧的故事吧。对于沉香也是这个道理,刚採回来未经加工的沉香原木外形丑陋至极,外头都是黒腐的伤口或白色的原木,论谁看了都不相信那是沉香。
这时香农就会想办法用小勾刀或雕刻刀慢慢挂除上面多余的白木部分。国外都称这个步骤为理香,但我们马来西亚华人喜欢称这个步骤为“洗木”,甚至原住民和马来人也跟着我们说cuci kayu。那么那各种挑木的刀就自然被称做洗木刀囖。。。。
洗木是一个很费时的步骤,也是决定这块沉香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说白了沉香昂贵的价钱背后有大约30%费用是来自这洗木的工资。洗木其实就是一种木材雕刻,只是一般木雕是照着设计刻,而洗木是照着结香的黑色部分雕刻。香怎么结你就绕着刻,要把周围白色的部分通通去掉,最后最好只留下黑色的结香部分。
话虽如此,也不是每一块沉香都拥有被洗的资质和潜能的。例如有些木的结香很少,结的很散,结的很薄,结香构造很复杂,黄木类,树胆类,蚁沉类,板头类等,这些都是不适合挑刻清理,甚至也无从下刀。而由于内含香的成分过度分散或不足够,花时间去洗也是徒劳无功的,洗的再好,价钱高一些也补不回你的工钱。这么一来还不如专心洗那些比较贵比较好的木料?所以在低价位的沉香上是不太可能看到太好的刀工的,反之如果刀工真的很好这片普通的沉香也会变得不普通,外形分数会加分。
所以从洗木人的角度看沉香,是最中肯的角度。
洗木的刀工和技巧我姑且把它称做“洗工”,洗工也是有高低之分的,老师傅和新菜鸟的手艺就大有差别了。
首先对于一片木值得不值得花精神去挑洗,老师傅会做出很准确的判断,下刀的位置和方向也会费心思琢磨。一块沉香如果刀工特别好其形态就会显得特别立体生动,甚至还会龙飞凤舞,像云朵,像火焰。好的师傅下刀时也会尽量不要破坏到最美的结香表皮,要把它最黑最含油的一面表现出来。同样一个等级的沉香配上好的洗工时除了外形美丽外,其颜色黑度也会大大提高。
反观如果是新手洗木就可能会发生洗不干净,过度用力把木弄断弄破,切得太深走光露陷,或削得太深浪费原料等弊病。
所以说看木要从洗木开始学起是对的。我们在原产地很幸福,因为我可以接触洗木的人和知识。相对的很多外国买家没有看过洗木,所以有时候我们看木的观点跟他们很不一样。
据我观察劳工便宜的越南,柬埔寨,加里曼丹洗工都很好,可说是鬼斧神工。再下来就是西马,泰国和汶莱,其中又以泰国洗工比较出色,汶莱居下,西马中等。东马和印尼其它地方洗工一般。最差的是帕布亚新几内亚和苏拉威西的洗工,刀法比较原始。因此洗工的差异也可以用来粗略的判断沉香的产地。但我不排除某地雇佣外来洗木师傅的可能性。原创者-刘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