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抑制这种不利行业发展的歪风蔓延,科学地辨别真假便显得迫在眉睫。日前,首届全国沉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山举办,记者从该论坛获悉,由国家林业局批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制定的《沉香》行业标准,已经过多轮讨论和行业征求意见,今年底将上报国家标准委终审,预计明年将正式出台实施。据透露,沉香的分级标准亦有望同步推出。
沉香市场八成为假货
上周,首届全国沉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山举办,业界齐聚共同探讨当前沉香市场存在问题,以及当前国内外对沉香产业的研究、应用和开发,推动沉香产业规范化发展。
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所长吕斌介绍,目前全国对沉香的年需求量为1000吨以上,而国内产量仅为200吨,约80%需依靠进口。“近几年,国内沉香需求量大幅增加,使得沉香进口量大增。”
沉香在中国虽然存在久远,但现代人对其熟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收藏市场对沉香的追捧。吕斌指出,沉香收藏是沉香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国内从事沉香收藏的人士和企业较多,“近几年,大型沉香拍卖市场成交总金额高达1亿元。”
在收藏市场,沉香制作的艺术品价格迅速飙升。海南省沉香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汝青告诉记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到20年时间,沉香制作的藏品价格攀升近600倍,甚至更多。
据媒体报道,2011年秋季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清代沉香拍出713万元的高价;2012年一件沉香座屏拍到900万元的价格;2014年当代艺术家所创的“一苇渡江”沉香雕件,更是拍到3312万元的天价。
沉香在拍卖市场的示范作用,引得众人进入沉香投资的大军,普通沉香价格亦节节攀升。记者从中国产业信息网获悉,随着沉香木投资市场的持续走俏,产品供应的不足使得市场价格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行业产品销售均价从2011年的35.19万元/吨增长至2014年的50万元/吨。
沉香市场的火爆,伴随而生的是造假风行。此前,广州市沉香协会会长周天明曾指出,沉香的形成非常困难,供应量少,但价格不断上涨,有一些商家就出售假沉香产品,“据我们粗略估计,市场销售的沉香有八成存在假货现象。”
周天明称,现在的假沉香大多都是以化学香精、香油等化学物质压缩出来的,而这些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造假沉香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在树上结香时就造假,注入香精香料;有些在原材料身上造假,曾有藏家从东南亚花9000美元买了一块沉香木回来,外皮是真沉香,但里面却是假的,填充有其它材质。
“我国目前的沉香市场假货充斥,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沉香标准。”在中山参与论坛的多位专家、业界人士均指出,目前国内很多藏家和从业者对沉香真假的判断基本上是靠看、摸、闻等传统经验,这就会产生很多分歧,而且因主观性强,难以让人信服。因此,标准体系包括真假标准、产品标准、分级标准等的制定和出台显得迫在眉睫。
中山市沉香协会会长李汉超指出,沉香市场潜力大,但目前整个产业发展还不够强大,这与社会各界的认识有关,也与目前沉香产业缺乏标准有关。
乙醇抽提物成鉴别关键
“沉香产业发展获得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关注,林业、香料、医药和文化收藏领域,沉香都受到重点关注,而且人工结香技术日趋成熟,产业规模快速发展,这些都推动《沉香》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化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李改云指出,目前沉香市场造假问题严重,人们对沉香真假的辨别主要是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科学系统检测标准,无法满足国内沉香产业健康发展要求。
据李改云介绍,2014年7月,国家林业局批准,《沉香》标准正入列入国家林业标准制定计划。今年8月,全国木材标准委组织召开了《沉香》标准预审查会;9月30日,起草小组最终形成《沉香》标准送审稿(定稿);目前该标准已送到国家标准委终审,预计明年将出台并实施。
记者从上述专家提供的《沉香》标准中看到,标准里规定了沉香的术语、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及判定,该标准适用于沉香原料及其主要加工制品的生产、经营、检验及鉴定等。
“沉香是指沉香属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由木质部组织及其分泌物共同组成的天然混合物质。”该标准规定,且该天然混合物质的乙醇抽提物含量不低于10.0%。
记者留意到,“乙醇抽提物”是辨别真假沉香和优劣沉香的重要指标。标准中指出,该物质成分的含量越高,沉香的比重越高,沉香的质量越优。
此外,沉香的颜色、分泌物特征化学成分、木质部构造等都是判断沉香的重要指标,“检验结果中若任意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不能判定为沉香。”
记者从业界获悉,明年《沉香》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和实施的同时,沉香的分级标准亦有望同步推出。在行业标准实施、推行后,下一步将向国家标准迈进。
业界对《沉香》行业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寄予厚望。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标准出台和实施,当前混乱无序的沉香市场有望得到规范和净化,消费信心亦将得到提升,沉香产业才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