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高居众香之首的沉香,是自然天籁的恩赐,前人早已把它用于日常生活并发现了其药用价值,甚至在古代先民看来,它堪称与神圣同在。因沉香品性奇异优良,其辟秽去瘴、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效力极强,为他物所难及。
沉香并不等同于养生。我们知道 沉香不仅宜于熏燃,也可以研成粉末内服(外用还可治疗外伤并有镇痛作用),或以沉香片、沉香粉冲泡饮用,此皆为传统的养生妙方,还用于制作面脂、口脂、香粉、澡豆、生发膏等洗涤美容用品,如何利用好沉香来调理我们的身体才是关键。
沉香养生,强调从生理上、心理上、哲理上来进行总体的养护生命。同时也体现了中医养生从生理、心理、哲理三个方面和浅、深、高三个层次的以本统末观念及治病于未病的中医理论。概括地说沉香这个三界沟通,四香之首,五教同尊的臻品,能够让人体质康健,心理平和,事理通达。
生理养生
古人养生注重四道,即动养之道(适度锻炼);静养之道(适当休息);食养之道(均衡营养);居养之道(起居有常),守此四者,如能“不妄作劳”、慎房事、节情欲、避外邪、重内调,辅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药物治疗,则可以“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这就是单纯的生理养生。
沉香,与瑜伽等一起融合能够达到动养之道,而直接点燃焚香则是静养之道,用以泡水或制作成沉香酒、沉香茶饮用又是食养之道了,用以辅助睡眠则能让自己一定程度上起居有常。此外,沉香本身还是一种养生保健良药,是自然界中极少具有的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材,其气味芳香,入肺、肾、脾、胃、经,为行气药中最上等的药材,能调节人体内气的运行,疏通内脏机能,对肺、肾、肝、胃、肠心脏等都是非常有效之药材。
心理养生
心理养生主要包括调摄情志和修养德行两方面。“情志”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因素是人受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激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而“德行”就是道德行为,也是保健养生统摄全局的第一大法。正如孔子说“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
沉香养生其实重在养心。观沉香燃烧时的袅袅馨烟,闻一炉篆香,其散发出的香味是一种高雅而沉静的清香,很容易使人心平而气和,进入安详的状态。而专注地从清洁香具到选香、合香、理灰、压灰、填香、起篆,平心净气,打一炉好香的过程也是一种减压、祛燥的过程。更不用说静品一炉沉香,丝丝韵味,头、本、末香,让人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心之净、心之悦、神之安,全在香中。
哲理养生
哲理养生是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保健养生观就是符合这一观点的。“六然”即“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四看”即“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王夫之的这种哲理养生,可说是达到了高层次的保健养生境界,与品香悟道是异曲同工。从古人之沉香燎祭,佩香比德,以香喻人,到宗教用香,祭祖用香,乃至今天的三五好友品香悟道,香席活动,均应归纳到哲理养生,性灵养生之范畴。这时的三炷香,一缕烟,是人与神沟通的天线,是心与灵对话的平台;这时的一炉沉香,三巡传递,品味的是人生的阅历、性灵的本质,于是心结解郁,事理的明晰,深谙其道。品香悟道是以香悟澄然明志、宁静致远、超凡脱俗、超然达观,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超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