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佛教与茶道最高层次的结合。僧人们为了解困而饮茶,这是禅与茶最早的渊源。然而,随着时光的变迁,二者终于在文化方面水乳交融,并最终发展出“禅茶一味”的文化观念。
达摩祖师与茶叶
在佛门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说是当年达摩祖师在少室山面壁时,由于过度疲惫,昏昏欲睡——不争气的眼皮总是打架。达摩祖师一怒之下,索性将自己的眼皮割了下来,重重地扔在地上,谁知他的眼皮入土后就立刻长成了一棵树。再后来,达摩祖师得悟出关,这棵小树被保留了下来,他的弟子开始采摘这棵树的树叶用来煎饮,没有想到竟然可以起到让人精神集中、提神止睡的作用。而这棵树就是茶树,叶子自然就是茶叶了。
当然,这只是故事传说,但是故事背后却反映出茶道与禅宗之间有着极为深厚的佛缘。当年,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寺院里还没有出现饮茶之风,直到禅宗出现,僧人们需要长时间坐禅时,饮茶之风才开始在寺院中盛行,这为茶道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僧人们为什么会饮茶
僧人们饮茶的原因何在呢?达摩祖师与茶叶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禅宗讲究坐禅修行,思维专注,有时一次打坐会长达数十天,这样一来,僧人们难免昏昏欲睡。为了提神和醒脑,消除困乏,以便更好地禅坐静修,他们开始喝一种奇特的饮品。《晋书·艺术传》中记载,东晋人单道开,曾在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喝一种将茶、姜、桂、橘、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品。因此,饮茶也就成了僧人们打坐修禅时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然而,茶要成为社会文化现象,首先就需要有大量的饮茶人存在。而僧人清闲,有时间品茶,禅宗修炼也需要饮茶。另外,唐代佛教发达,僧人行遍天下,比一般人传播茶艺更快。因此,自从寺院茶道兴起之后,饮茶便成为一种风尚,开始从南方传到北方。
禅宗与茶文化的发展
禅宗不但促使饮茶之风吹遍大汀南北,就连植茶、采茶、制茶、煮茶等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也不得不归功于那些寺院僧侣。据《庐山志》记载,早在晋代,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与陶渊明一起,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除了僧人们通过饮茶来交流佛理,许多名茶也大都出自寺院,据说茶圣陆羽的师父就曾亲自种茶。佛教寺院多产名茶,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因为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既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
另一方面,僧人又有饮茶的爱好,所以寺院亲自植茶、采茶、制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如今众多的名茶品种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最早由寺院培植的。僧人们不仅改良品种,还在采制茶叶方面有很多创新。比如,在历史上,他们发明了用小火烘烤焙干茶叶的方法来保存茶叶,使之成为现饮现冲的成品,如武夷岩茶、旗枪、龙井、屯绿、云雾茶、碧螺春,等等,都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当然,和尘世中的凡夫俗子不同,单纯的饮茶并不能满足僧人们的需要,通过体味饮茶的文化底蕴来提升白己的修为,才是他们的目的之所在。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僧人中出现如此多的茶道高人。
独具特色的禅茶文化——禅茶一味
就这样,通过种种社会和文化的机缘,禅宗不断发展的历史和茶道不断进步的进程渐渐融合在一起,汇成一条洋溢着茶香的河流。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自然就带有了几分佛气,发展到后来,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寺院茶道,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寺院茶礼:寺院里会专设“茶堂”“茶寮”,有条件的寺院还会专门配备“茶头”一职,履行茶僧的职位,用茶来接待、礼敬那些尊贵的宾客和香客。除了用来招待宾客与香客,当寺院的职事发生变更时,茶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每逢此时,寺院都要举行饮茶仪式,而且还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可以说,茶礼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在中国本土结下了丰硕的果实,寺院茶道还在异国的土壤上开出了一朵朵瑰丽的奇葩。熟悉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留学僧最澄,他于805年将茶种带回日本,种于比睿山麓。而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则是宋代从中国学成归去的荣西禅师。
从达摩祖师割下眼皮化作茶树的传说,到陆羽历时数十载创作《茶经》,再到独具特色的寺院茶道,茶在僧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饮茶对于僧人来说,既可提神醒脑,驱赶疲劳、困乏,又可以帮助他们领悟佛性。茶水的简单质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尘世中的荣华富贵;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体悟自然的神奇与瑰丽;茶水的清香.让人体味禅意,在脑海里生出缕缕佛国美景。
如今,“禅茶一味”的智慧境界向我们展示了佛教禅宗茶文化所开山的美的境界,给整个中国茶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精神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禅宗和茶道形影相随,一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也让悠悠数千载的中华文明史散发出了缕缕醉人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