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禅茶一味,和尚与茶的发展从来就分不开。
春秋秦汉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茶作为饮料了。早在《尔雅•释木》中就有记载,"槚,苦荼。"
由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很快,禅宗讲究坐禅。由于坐禅需要茶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所以茶便成了和尚最为理想的饮料。
唐宋以后,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成了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设有茶堂,是僧人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法堂设有“茶鼓”,用以召集僧众饮茶。寺院设有茶头,专司茶事,还有“施茶僧”。
因此当时和尚饮茶成风,有佛寺的地方,就有茶的传播。寺院的前前后后,都有茶树的栽培。茶的传播,跟佛教的传播,两者的发展紧密不可分,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民间饮茶习惯的形成。
在这么多的佛寺中,有着许多许多的好茶,像龙井寺的龙井茶、径山寺的径山茶,都是名气非常大的茶。
然而,如今最最最广为人知的茶,是一个叫做“大佛龙井”的龙井茶。
大佛龙井,生长在环境清幽的大佛寺附近,其在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妇人住新昌大佛寺旁的大佛寺村,一天夜里去大佛寺祀梦,忽见大佛起身走到大殿外摘了几颗树芽泡饮,芳香扑鼻。妇人醒来找到这些茶树,依法采制泡饮,果然香高味醇,因此被称为“大佛茶”。
以地理位置而言,大佛龙井的产地,便是唐代诗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千古绝唱之地。
一条剡溪,曲折逶迤千古长流。更兼两岸,峰峦起伏,绵延不绝。这里山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这里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波涛渺茫。
大佛龙井,得益于天造地设的自然环境,即“高山”,拥有十足的“高山韵”。江之东南有天台山的险峻,江之西南有会稽山的秀丽,江之东北有四明山的雄威。这里连绵群山海拔多数在700米以上,其它地形均为海拔200米到600米的丘陵台地,大佛茶叶主产区的茶园海拔高度均在400米以上。
从气象学的角度看,春夏季雨热同步,秋冬季光温互补。全年各地平均气温15℃-16℃,年降雨量在1400mm以上,特别是高山茶区常有云雾缭绕,对茶树十分有利。
以土壤而言,新昌茶区土壤大多属残积和坡积的黄泥砂土与香灰土为重,一是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土层深厚。二是土壤表层有机质丰富,肥力足,宜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