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彤轩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丨艺术品收藏丨文学丨视觉丨书画文字
关于茶道文化,很多人都知晓“禅茶一味”,但何为禅茶一味,却不是人人都能说清道明,知晓其中思想真谛的。
茶禅的历史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茶的文献记载。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与杨雄,都在作品中提到过茶。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客人来到,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根据《茶经》的记载,寺院里的僧人在两晋的时候,就开始用以敬茶作为寺院待客的礼仪。如昙济和尚就经常以茶待客。佛教徒以茶资修行,单道开、怀信、法瑶开茶禅一味之先河。
最初僧人们也饮用茶,并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制茶技术进步。后来在茶事中,茶道和佛教之间的思想共通处被渐渐发现。
一:苦
佛理以“四谛”为总纲。四谛之理包括苦、集、灭、道。苦为首,人生几多苦?佛曰: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人生在世,生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因素都能带来苦恼。佛曰:苦海无边,参悟佛性就是要求得“苦”的解脱。
茶性苦。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人常说:先苦后甜。参悟茶的苦后回甘特性,品茶品人生,即能参破“苦”之真谛。
若使春风知别苦,不应吹到柳条边。
——清 纳兰性德
二:静
佛家禅道主静,打禅时有五调:调身、调心、调食、调息、调眠。佛学中还有“戒、定、慧”三学,也都宜静。可以说静坐打禅时历代禅师参悟佛法的途径。静坐时容易产生疲倦困意,茶能提神益思,自然就成了禅师的最佳“伴侣”。而茶道的静,是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基础。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唐 杜甫
三:凡
茶事说简单了也就是烧水点茶,这是从简单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去感悟人生真谛、大智慧和自然法则;禅道也是要通过静坐,通过小事,简单的生活中领悟修养之道。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唐 元稹
四、放
人之所以有苦恼,就是因为放不下。禅道修行强调“放下”,即舍。放下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十八界均放下,人就轻松无比。
品茶也要学会放,放下工作,偷半日浮生闲,放松紧绷的神经,放下心中的焦躁,烹水煮茶,品一刻安宁。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 苏轼
中国佛教禅宗与茶的关系尤为密切。禅宗在初唐时期开始兴盛,随着禅宗的盛行,佛门推崇饮茶的风气更加普及。中唐时百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此后,寺院茶礼越来越规范。在清寂、古朴的禅堂内,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清心,成为禅宗僧人日常的功课。对禅宗僧人来说,吃茶俨然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1.古代《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茶禅之道的精神,体现了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茶叶。只有投入沸水,将小我提升为大我,将大我转化为无我,才能留下一份经久弥醇的余香。
2.茶道精神的“和、敬、清、寂”,以出世的品格标举着普世的道德: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静寂,这是传统的儒、道、释最高的修身养性的境界,通过茶道禅道,在现代生活中的典型运用,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范本。
3.“茶”字的字型是“草木之中有一人”,即人在自然之中。“人非有品不能闲”。只有有品之人,才能放下身心,融入自然。“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红缕梦》中妙玉论饮茶)品茗,其妙处正在于“品”。饮酒为“醉乡”,品茶为“醒乡”。从“醉乡”中觉醒过来,进入清纯的“醒乡”,才能体验人生,品味人生。
4.“佛法存于茶汤”,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一杯茶中感受到禅意,吃茶时吃茶,将我们的身心安住于当下,同时终日吃茶不沾一滴水,洒脱无执,即可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化为永恒,“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茶禅一味”的三昧。
茶,清净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净茶,以清净茶养平常心。佛法、禅机,人生的妙谛,尽在区区的杯茶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