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阳光格外温暖。
2016年12月29日,农历猴年腊月初一,适逢黄冈市作家协会2016年年会在灵秀的凤城召开,有幸与黄冈文艺界的名流一起小聚。吃罢山野菜,乘着酒兴,我邀约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夏元明教授一行登临凤城胜景——塔山。
塔山,“因岭有唐塔,故名。”(明嘉靖《罗田县志》)又如一面描龙绘凤的五彩屏风,岿然兀立于凤城东南,故名“玉屏山”。从武英高速经过,一进入浠水团陂地界,就可一睹其秀美芳容;若是从安徽霍邱经英山,一出凤凰关隧道,便可见塔山雄姿。“老塔唐梅”自古以来就列为罗田八景之首。据县志记载,明嘉靖始以“塔山钟声”闻名于世,清光绪则以“塔山秋色”享誉荆楚。虽然错过了“秋日丹枫绚采”,但诸位文友得知能亲临神往已久的塔山,亢奋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走在曲折的山道上,树林阴翳,冬日的雾霭如影随形,山下尘雾中的凤山城若隐若现。走到半山腰,视野豁然开朗,抬眼望去,我们已经到了幽静的清元禅寺。清元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毁于元末兵乱,自明初以来在原址多次修建。今日的禅院早已成为佛教圣地、鄂东名剎,高塔巍峨,庙宇森然,钟鸣华夏,信众遍布九州。
在县统战部工作的青年诗人天兰热情张罗,清元禅寺的主持法船大师前来迎接我们进佛堂小坐。古人礼佛十分讲究,斋戒、沐浴、更衣,而今我等却浑身酒气,耳红语粗,但法船大师毫不介意,依然和颜悦色,以佛家礼仪相请。佛堂是原来的大雄宝殿改建而成的,屋舍空阔,梁柱高耸,四壁的百余幅书画作品排列有序,虽然流派有别、字体不一,字迹大小各异、线条粗细不匀,条幅长宽不等、高低错落,悬挂一室,倒也各具特色,相映成趣。
落座不久,便有院僧送来禅茶一杯。这茶,乃寺院自种,这水,乃深山流泉;山泉煮茶,澄澈清明;茶色清淡,绿中偏黄、黄中融绿,悦人耳目,撩拨味蕾。饮茶、喝酒,是文人挚爱的一件雅事,我想,品茗也是得道高僧的雅趣。茶,乃大俗大雅,不分高下。茶俗,人人可饮,只为解渴;茶雅,无人能解,滋味万千。茶有禅意,茶禅一味。禅茶一杯,恰似有情的月、有情的山、有情的风、有情的云。当有人提及法船大师资助过我的学生时,大师神情淡然地说了一句:善哉!是他造化所得;我当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德高者自有清香,修远者自有佛缘,佛堂书画的落款告诉我:大师广结善缘,信众遍布各地。心无尘杂,定有高朋,我所相交者皆为君子,与君子同行,是我造化。
我们落座后,身姿摇晃,左顾右盼,和法船大师交谈也是口无遮拦,但见大师始终端坐如初,面含微笑,神态俊朗,谈吐优雅,庄重而又平易,恰如这杯清茗上袅袅升起的热气,悠然飘逸,清香淡雅。禅茶一味,茶如人生。茶香氤氲,飘忽悠然,闻之,则气清、神定、心静。茶香一缕,繁华静处觅知音,茶韵书香品人生,一杯茶,一本书,不羡鸳鸯不羡仙!如同大师静心修行,我深处尘世,亦能静下心来读读书、写写文章,一年来,在全国中语学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帅作文》、《广东教育》和《语文周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随缘分茶 分享慈悲》诗曰:“促膝谈宴对香茗,水光接天贯长虹。慈悲化雨泽天下,菩提道种待发萌。”其实,无论世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雅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喝的是茶,品的是人生。回望一路走过的人生,我行走在红尘,曾经遭逢无尽的风霜雨雪,也曾目睹过春花秋月;曾经有过无尽的烦忧事,也曾见过不少的伤心人,得失无伤自我,甘苦我自心知。今天,与大师面谈,茶,自然是一杯清静茶,心,早已是一颗清净心了;以清净之心品清静茶,以清静之茶照清净心,生活将会更宽容大度,生命定会弥漫着馨香。
望着面容和蔼、端坐如山的法船大师,听着大师不轻不重不紧不慢不急不缓的讲述,我心如山溪叮咚作响,如山泉澄澈甘甜。我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上一口,茶香入鼻,醒脑提神;淡茶入口,口舌生津。再小饮一口,顿觉神清气爽,周身舒畅。此时,已顾不得对面神情庄重的大师和身旁的院僧了,我端起茶杯,一饮而尽,一盏清茶下肚,整个身心一下子沉浸在禅茶的芳香所带来的晴朗洁净之中,正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静坐堂前细品茗。如尘俗世眼前过,惟留清风绕衣裙”呐!
交谈越久,心地越是澄明,忽然想起一首禅诗《洗杯烫盏 荡涤尘垢》来:“洗杯烫盏除垢尘,幢幡飘动度迷津。污浊荡尽身无染,犹见本来清净心。”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起身向法船大师告辞。走出佛堂,雾霭全消,天空一碧如洗,冬阳朗照,群山如黛,绵延起伏;凤城清晰可见,秀美而祥和;义水河波光粼粼,温婉而灵秀。
“满目青山天光净,峰回路转心地明。”谢茶相约,善缘绵长。禅茶一杯洗心尘,我趁心净踏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