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禅茶一趣

2016-04-01 浏览次数:2083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一、茶的起源和茶源的佛教传说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最早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饮茶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
  
  在国内,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神农说: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人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茶。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西周说: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秦汉说:有人认为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铺。涤杯整案。园中拔
  
  蒜。斫苏切脯。筑肉棘芋。脍鱼焦鳌。烹茶尽具。铺已盖
  
  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
  
  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
  
  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
  
  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可见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六朝说: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
  
  达摩禅定: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机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
  
  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考究。而“达摩禅定“说,相对于社会学者或者非宗教徒来说,似乎过于玄谈,大都归咎于佛教人士的异说,有牵强附会之嫌。玄谈也罢,异说也罢,无非是说明茶与佛教的渊源和茶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在以下的“禅茶一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茶道的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喝茶的国家。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其中所说的荼即是茶的古称。陆羽在《茶经》中也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公”。炎帝神农氏时代是我国民族成长史上的一个远古时代,距今约五千年,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闻到茶香。中华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都有饮茶、敬茶的传统礼俗。
  
  “客来时,敬杯茶,能增进情谊;口干时,饮杯茶,能润喉生津;疲劳时,饮杯茶,能舒筋解乏;空暇时,品品茶,能口鼻生香;心烦时,晶品茶,能静心清神;滞食时,饮热茶,能消食去腻。,’中国人最懂得饮茶的无穷乐趣。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连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多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在我国可确切考证的资料中,“茶道”这一词最初见于唐代《封氏闻见记》。《封氏闻见记》是唐天宝年间(742—756年)的进士封演所着。他写道:“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议润色之,于是茶道大兴。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代名宦刘贞亮在总结饮茶十德时也曾讲:“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由此可见茶道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茶道”的创始者是陆羽。
  
  根据日本《茶经详说》,729年,圣武天皇在宫中召集僧侣百人念《般若经》,第2天赠茶犒劳众僧。在《茶道入门》中记载道,749年,孝谦天皇在奈良东大寺召集五千僧侣在佛前诵经,事毕以茶犒赏,当时的茶是由遣隋使、遣唐使带回来的,非常珍贵。因此,能得到天皇以茶犒赏也就非同一般了。当时的茶主要作药用。平安时代,日本高僧永忠、最澄、空海先后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播种,并传授中国的茶礼和茶俗。到了镰仓时代,日本兴起品茶风,带头人是曾经留学中国的禅师荣西。1191年,他亲自种茶,还把茶种送给京都高僧明惠上人,明惠把茶种种在楫尾山上,后来这成为日本闻名遐迩的“拇尾茶”。荣西研究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写出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着《吃茶养生记》。他认为“饮茶可以清心,脱俗,明日,长寿,使人高尚”。他把此书献给镰仓幕府,上层阶级开始爱好饮茶,随后,日本举国上下盛行饮茶之风。
  
  然而,若要说日本茶道创始人是谁?那就非村田珠光莫属了。村田珠光也是僧人之子,年少时人了奈良称名寺法门,却因为迷恋上斗茶游戏,被寺院逐出门墙。所谓斗茶,是当时一种推测茶叶产地、茶叶质量、水质产地的赌博游戏。珠光日后到京都大德寺一休宗纯禅师门下参禅,解悟品茶的蕴奥,继而创出仅有四叠半空间的“草庵茶室”。简单说来,便是将只能在豪门内用屏风围起来举办的品茶会,改革为在寒家陋室也可以风流尔雅一番的大众文化。珠光废弃所有大唐样式的茶具,例如将象牙或银制茶杓改为竹制茶杓等,带头创造出日本式格调的品茶会。
  
  珠光的徒孙正是日本茶道中兴之祖武野绍鸥。绍鸥不但摒弃一切豪华茶具与装潢,更将连歌(由二人以上分别咏和歌长句“五、七、五”与短句“七、七”的接龙诗歌)的闲寂美学也引进来,创出“佗茶”(wabicha)精神。佗,闲寂、幽静也。绍鸥想表达的是镰仓时代末期歌人藤原定家所咏和歌“举目今何在,樱花与枫红,海滨一茅庐,秋令观暮色”之境界。而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正是绍鸥弟子千利休(1522—1591年),也是日本茶圣。
  
  千利休是大阪府(土界)市富商,不但将四叠半茶室改为仅有二叠的空间,更积极采用无名作家的陶器与茶具,并将茶前的豪华怀石料理简化为三菜一汤。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均先后重用过千利休,但茶会在信长时代只是掌握政治经济的仪式,直至秀吉时代才普及开来。白干利休的孙子千利旦之后,千家茶道又分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千家流传至今,是现今日本茶道最有名的三大流派。
  
  茶道始于唐代,茶道的创始者是陆羽。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此时的茶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茶道,如果勉强要说的话,则可称为茶道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茶道在日本才得以发展:创始于村田珠光,中兴于武野绍鸥,集大成于千利休。纵观其中之大成就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与佛教有不可取代的渊源:日本一派很显然大都是高僧大德,修行中人。就中国的茶圣陆羽而言,也属佛门中人。陆羽出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3年,一说公元727年),据《新唐书·隐逸列传》”记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相传陆羽原是个被遗弃于西湖之滨的孤儿,后为龙盖寺住持智积和尚发现,带回抚养。陆羽长大后,因无名字,乃以《周易》为自己卜卦取名,卜得“渐”卦,其爻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遂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陆羽生性淡泊,清高雅逸,喜欢与文人雅士交游,《全唐诗》中搜录了陆羽写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由诗中可看出陆羽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在隐居期间,他与诗僧皎然、隐士张志和等人,交往甚密,成为莫逆。由此可见,茶也,道也,佛也!茶中有道,道不离佛,佛之义理,茶道中行!禅茶一味是最切实的表现。
  
  三、禅茶一味
  
  茶禅一味,佛教语汇,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原系宋代克勤禅师(1063—1135)书赠参学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收藏于日本奈良大德寺,后成为佛教与民间流行语。佛教僧众坐禅饮茶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晋代。《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除“日服镇守药”外,“时复饮芥苏一二升而已”。唐代陆羽曾在寺院学习烹茶术七八年之久,所撰《茶经》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丛林(佛教僧众聚居之所)。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亦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千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终使僧人饮茶成风,有的甚至达到“唯茶是求”的境地。
  
  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参禅则要静心息虑体味。茶道与禅悟均着重在主体感觉,非深味之不可;如碾茶要轻拉慢推,煮茶须三沸判定,点茶要提壶三注,饮茶要观色、品味,这些茶事过程均有体悟自然本真的意蕴,由此便易体悟佛性,即喝进大自然的精英,使神清意灸,有助领略般若真谛。“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平常自然,是参禅第一步。故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丛林中也多沿用赵州方法打念头,除妄想。
  
  “茶禅一味”流传广泛,“饭后三碗茶”成为禅寺“和尚家风”。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寸丁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串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饮茶为佛寺制度之一,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茶水,按时击“茶鼓”召集僧众饮茶。禅寺还开辟茶园,种植茶树。
  
  “茶禅一味”还传至海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着《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逐渐形成仪规详细的“日本茶道”。日本《山上宗二记》即云:“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茶禅一味”作为固定词组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禅林法语,与“吃茶去”的佛家机锋有着内在的联系;“吃茶去”出自唐代名僧从谂,由于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赵州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学人问:“如何是赵州一句?”他说:“老僧半句也无。”关于“吃茶去”有一公案:
  
  一人斯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到。”师又曰:“吃茶去!”后院士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
  
  “茶禅一味”法语,还与中日茶文化交流有关。饮茶传人日本初期,是以寺院僧侣为中心的。公元805年,日本最澄从中国带回茶籽,形成日本最古的“日吉茶园”。815年4月,曾在中国唐代生活达三十年之久的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送给天皇。而1214年,留宋归日的荣西禅师献茶给将军实朝,还献上《吃茶养生记》一书。荣西还有另一本着作《兴禅护国论》,主张用茶与禅来拯救国家。在日本学习、研究茶道而获博士学位的滕军教授在所着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中指出:“至荣西为止,茶与禅宗的关系可以说是以禅为主,以茶为辅,茶为坐禅修行时的饮料、禅案的素材、行道之资、救国之助等等。这些也还只能说明茶与禅宗生活的密切关系,仍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法嗣关系。村田珠光(1422—1502年)对茶禅的宗法结合,作出了具有历史性的贡献。他改革了当时流行的书院茶、斗茶,将禅的思想导入茶文化,从而创立了日本的茶道。”
  
  而珠光也与“茶禅一味”有着密切的关系。珠光在30岁的时候投靠禅宗的著名和尚——一休宗纯,寄居大德寺真珠庵,开始修禅的生活。据说,作为参禅了悟的印可证书,一休将自己珍藏的宋朝禅门巨匠圜悟禅师的墨迹传给了珠光。珠光将其挂在自家茶室外的壁龛上,终日仰怀禅意,专心点茶,终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理。即:佛法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形式,它存在于每日的生活之中,对茶人来说,佛法就存在于茶汤之中,别无他求。这就是“茶禅一味’’的境地。由此,茶道与禅宗之间成立了正式的法嗣关系。
  
  据历史记载,当将军义政询问珠光何为茶道大意时,珠光答道:“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人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之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乎。””村田珠光为茶道所确立的禅的指南,一直被继承为茶道思想的核心。
  
  “茶禅一味”的观念,还与韩国茶礼有密切的关系。据现有史料的记载,起码在新罗王统一三国的新罗时期,中国的饮茶之风已东渐,最早传人的是朝鲜半岛。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新罗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代(公元632年),访唐的韩国和尚就带回茶种,种于韩国河东郡双溪寺。公元668年,朝廷的宗庙祭礼和佛教仪式中就运用了茶礼。
  
  据《韩国茶礼史的考察》介绍e:高丽时期的佛教茶礼表现的是禅宗礼仪,禅宗礼仪的规范是《敕修百丈清规》和《禅苑清规》。《敕修目丈清规》关系到茶礼的内容有:后任住持举行尊茶、上茶和会茶仪式;寮元负责众寮的茶汤,水头负责烧开水;吃食法中记有吃茶法;四月十三日(阴历)楞严会上茶汤,四节秉拂中有献茶;吃茶时的敲钟、点茶时的打版和茶鼓的打鼓法等。《禅苑清规》有关茶礼的记载有:赴茶汤(参加茶汤集会);书状(茶会邀请书);知客(客人接待员);知事头首点茶(为知事和头首的点茶);谢茶(感谢请喝茶);尊宿受疏(收高僧大德之信)。此外,高丽时期在儒教的影响下,连接濂洛关闽学统的初期性理学者们,按照朱子《家礼》举行冠婚丧祭茶礼。
  
  在韩国茶礼的发展史上,草衣禅师的地位有如中国的陆羽。他着有《东茶颂》并抄录张源《茶录》的《茶神传》,被视为韩国茶学的两大经典之作。《东茶颂》是以中国陆羽的《茶经》为蓝本,进一步引申阐述茶的益处。草衣禅师为韩国茶业的复兴和茶礼的弘扬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创建的“一枝庵”成为韩国茶文化的圣地。
  
  四、茶道中的修行
  
  茶道与禅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住持请斋、请茶,乃是禅寺常有的礼仪。禅僧在禅寺中吃茶,是一件礼仪繁复而又严肃的事情,吃茶不啻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是禅门行、坐、语默、动、静当中,众多“借假修真”的媒介之一,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在日本,茶禅合一的茶道的真正出现,是以珠光乃至千利休、千宗旦祖孙二代所建立起来的“诧数寄”茶道为标志。中国茶道宋朝以后开展出来的“平常心是道”的禅茶,曾激发出无数浪漫美妙的诗歌和艺术,也曾吟咏出令人回味的片段哲思。
  
  日本禅僧仙厓义梵(1344—1431)的《茶道极意》曾说“所谓茶道,在心非在术”。然而,中国历代茶书除了像许次纾(?  —1604)《茶疏》等极少数例外,大体偏于术而略乎心。《茶疏》在最后题为“饮时”、“宜辍”、“不宜用”、“良友”等各节中,讨论了吃茶品茗的时机、对象等,颇有超脱只论“术”不谈“心”这种中国茶书旧传统的态势。例如,在“饮时”一节中,曾说:“薄云小雨之时、小桥边停画舫之时、望树木茂密与竹林层层之时。”而在“良友”一节中,也说到:“清风、明月、纸帐、楮衾、竹簟、石枕、名花、琪树。”中国历代茶书,对于茶树产地、茶叶种类、制茶技巧、茶具好坏、茶水优劣、煎点(泡茶)方法等关于“术”的事情,说之甚详;但对如何在喝茶品茗当中修“心”,甚至在什么环境、以什么心情吃茶品茗,却都略而不论。即使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727—804),在其《茶经》一书当中,对于“心”的描述,也不过下面简短的两句:“茶之效用,味至而寒。是以行优而有俭德之人饮之甚宜。”而当论及茶的功用时,也只强调提神、养身的疗效,与心性的修养完全不相干。例如陆羽《茶经·六之饮》,说到“欲醒睡意,则令其饮茶”;而《茶经·七之事》,虽然广引华陀《食论》、东汉壶居士《食忌》、陶弘景《杂录》等医书和道书,但也仅仅说到茶有“益气力”、“身轻”、“换骨”乃至“可成仙”的功效。再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点》,引《桐君(药)录》,说到:“茶有饽,人饮之,宜于身。”而钱椿《制茶新谱·茶效》,则引《本草拾遗》,也只说到茶有“止渴、助消化、去痰、除睡意、利尿、明目、增思考力”等功效。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国历代茶书所关心的不是茶的修心,而是茶的养身。肉体性或物质性的“身”,重于心灵性或精神性的“心”,显然是中国历代茶书的特色。
  
  日本临济宗开宗祖师——荣西(明庵荣西,1141—1215),在仁安三年(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和文治三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两度来到盛产茶叶的中国浙江天台山求法,并且随侍万年寺的虚庵怀敞,参究临济宗黄龙派的禅法。回国后,撰写《兴禅护国论》、《吃茶养生记》等名作。其中,《吃茶养生记》即是荣西禅师的茶道论书。在日本,“心术并重”、名副其实茶、禅合一的茶道,要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乃至千利休(1522—1591)和千宗旦(1578—1658)祖孙二代,所建立起来的“佬数寄”茶道,才真正出现。“诧数寄”又作“佬数奇”,那是热爱于不完整、不均衡、残缺不全而且平平凡凡之事物(例如平凡的茶具)的意思,也是安于孤独、寂寞的脱俗心境。九松真一《禅·美术》,曾列出禅门艺术的七种特质:不均齐、简素、枯高、自然、幽玄、脱俗、静寂。茶、禅合一的茶道,也是一种禅门艺术,自然合乎这七种特质。因此,把这七种特质,视为“倍数寄”的注释,应该是恰当不过的事了。把这种“侘数寄”的茶道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千利休的孙子——千宗旦。千宗旦曾撰有《茶禅同一味》五卷,阐明禅道和茶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卷的标题是:“茶事以禅道为宗”,并在内文说:“一切茶事所用,皆不异于禅道。”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