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幸目睹“天下禅茶会赵州”的盛况。十年后,感觉气象大不一样。以前是把人聚在一起,现在是把思想把见地汇集在一起,发展脉络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层层递进。慧公长老发起的禅茶大会举办了十届,可谓“天下皆吃赵州茶,赵州儿孙遍天下”,目前任何一个茶馆,都称“禅茶一味”,“吃茶去”几乎成了口头禅。面对目前的发展盛况,我倒是有些隐忧。看到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茶与现代人生命的安顿”,心中暗暗叫好。现代人的生命应该安顿在何处?正念与感恩。只要有了正念与感恩,禅茶文化的精髓就找到了。
我斗胆冒昧地在这里提出“禅茶三戒”。十年来,禅茶文化炙手可热,天下人纷纷吃禅茶。任何良药服之不得法,既是活人之剑,亦是杀人之剑,是活是杀,只看施为者的功夫。“禅茶三戒”是禅茶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相信能使更多人受益。这三戒就是:戒浮夸,戒奢侈,戒庸俗。
一、戒浮夸。禅茶文化究竟是什么,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简单来说,无非就是“禅的茶”,宗门下特有的吃茶方式,或者说是心存正念之茶;“茶的禅”,茶本身蕴含天地大造化无穷之妙机。究竟是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禅的正念才是最重要的。宗门下普遍吃茶,不假。赵州“吃茶去”的公案传遍江湖,各门各派争参“吃茶去”,但即使是赵州的时代,吃茶也更多是丛林的一个规矩,是一个待客礼仪,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宋代慈受禅师在《示众箴规》中说:“宾客相看,礼不可免,茶汤才罢,叙话已周,相引出寮,不可久坐。若是旧时道伴、远地亲情,相邀林下水边,方可倾心谈论。”这里就是讲禅堂规矩。如果有客人前来探访看望,吃过茶汤,简单交谈就要离开寮房,不可在寮房留客久坐。如果是远道或者亲友来访,需要到“林下水边”去谈心。所以并没有久留吃茶的规矩。如果按今天某些人的想法,把禅茶无限浮夸放大,忽略禅的正念价值,故意将“吃茶去”整得高深莫测,则是舍本逐末,是对禅茶的歪曲。其实,在元代就有人走偏了,元代庐山东林寺之优昙普度撰《莲宗宝鉴》记载:“今愚人不明祖师大意,妄自造作将口内津唾,灌漱三十六次咽之,谓之吃赵州茶。”把口里的唾液反复鼓漱三十六次咽下,有人把这个说成是吃赵州茶。还有说把朱砂和茶末点一碗,给临终的人吃下去,是“会赵州机关”。这是说,你不是想明白赵州的禅意吗?人临死的时候,拿一点朱砂末掺兑在茶里面喝下去,死了就能够明白赵州意了。“更可怜悯者,有等魔子以小便作赵州茶,何愚惑哉?”就是喝小便当作喝赵州茶。这是“赵州茶”后来发生的异化,看了令人可叹可笑。
慧公的《赵州禅茶颂》有句“鸿渐复添蛇”,是说陆羽著《茶经》是画蛇添足、无事生非。这并不是否定陆羽和《茶经》,禅人本色,如行云流水,逢饭吃饭、遇茶吃茶,如果专门去写一本书,去挑剔茶、挑剔器具、挑剔水,从宗门下看是不是有点多余呢?所以古来遍满天下的禅茶并无一部“禅茶经”。现在有人更是把禅茶当作包治百病的万能仙丹,什么都往里面装,就太夸张了。当今禅茶文化首先应戒浮夸。
二、戒奢侈。禅茶之茶终究是“物”,如果不能借茶修道,则吃茶也好、吃禅茶也好,也不过是跟酒色男女一样的贪欲,吃茶竟成生死轮回之因!宋代曹洞宗芙蓉道楷禅师就规定:“新到相见,茶汤而已,更不煎点。惟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务要省缘,专一办道。”道楷禅师这个人对自己要求极严,他说“新到相见,茶汤而已,更不煎点”。新到相见,有茶汤一碗吃就够了。不用去煎茶去点茶那么麻烦。但是提倡“省缘办道”的道楷禅师也不能说新到的客比丘相见不要吃茶,可见“新到吃茶”这个礼俗没法免。那怎么办呢?简化。把茶事先备好,用大茶桶先把茶点好,新到来了,吃一碗就走,而不是现场煎点。这是他的改进办法,即备下大碗茶你自己去喝吧,把这个礼尽了就完了,没有什么茶席茶宴来隆重招待你。所以说“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务要省缘,专一办道”。而今天有人把禅茶文化日益奢侈化,追求高贵,争吃贵茶,争用贵器,争斗豪奢。不戒奢侈,禅茶文化必然会堕入魔道。
三、戒庸俗。目前茶界都在说禅茶文化,都在修禅茶文化,都在演禅茶文化。记得茶艺刚恢复的时候,禅茶表演就是几个女孩子穿上各种颜色的海青、脖子上挂巨大的佛珠,弄得跟沙和尚似的。然后又是念咒又是结手印,把镜子四面乱照,把如意随意摆弄,弄得跟为大家开光一样,每每令人哭笑不得。这就是禅茶?这就是禅茶茶艺?当然,每一个人对禅茶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进行自我的表现,禅茶文化绝不是封闭的、保守的、僵化的。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禅心。但如果问禅茶文化怎么修?大部分人恐怕是一片茫然。
慧公上人在《赵州禅茶颂》中指示了门径:养正清和雅之气,育喜舍慈悲之花!这就是禅茶的下手功夫,修行要道。我们现在说到慧公上人的禅茶思想,仅仅只注意到“正清和雅气”,忽略了紧跟着的“喜舍慈悲花”。慈悲喜舍,是大乘四无量心,是成佛作祖的正因,是百千部公案的法眼,是禅茶根本的落脚。从宗门的角度说,禅茶也好,禅香也好,禅花也好,禅乐也好,禅天也好,禅地也好,什么都好。但忘了初心就不好了!什么是禅人之初心?《坛经》中五祖问六祖云:“‘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才是初心!如果这个禅茶不是为了唯求作佛,修来何用?如果这个吃茶去不唯求作佛,吃它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