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煎茶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神农本草经》
这是关于茶的起源最早的传说。中国人饮茶,从神农氏尝百草始,取的是其解毒疗愈的功效。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饮茶都没有什么细致的讲究,只作药用,或是解渴之物。饮茶之风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发展出一套完备精致的体系,却已经是唐代的事儿了。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
陆羽,后人尊之为“茶圣”,民间更是祀其为“茶神”,可谓千古事茶第一人。他幼时为弃婴,被竟陵高僧积公收养,长于龙盖寺。陆羽其人,貌丑而口吃,为小沙弥之时跟随积公左右,修习佛法,劳于杂役。每有客至,陆羽便扫叶烹茶,以飨宾客。对于茶的研究领悟,恐怕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陆羽三十岁前尽睹繁华,三十岁后却又重返山林,以游方僧的身份走访名山,尝尽天下甘泉。茶道于他,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也是一种精神归宿。陆羽对唐及前代的茶叶种植、制作工艺加以整理,历经三十载,著成《茶经》一书。
与今人习以为常的泡茶法不同,唐人饮茶,所用的乃是煎茶法。将茶末投入釜中煎熟,再盛入茶碗中细细品饮。煎茶之余,往往投入盐、姜、枣、薄荷、橘皮等物,添助其味。唐代煎茶道是茶道最原始的模样,大概来源于其药用,与清饮之法相比,虽显粗放,却另有一番醇厚风味。
唐代制茶采用蒸青工艺,所制之茶成饼状。《茶经》载其法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利用蒸汽将鲜叶杀青,将茶叶软化后再对其反复揉捻,使之干燥成型,从而能长久保存下去。
在此之前,制茶多用晒青工艺,所制成的茶饼中有浓重的青草味,而蒸青工艺的发展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个问题,更能彰显茶香。煎茶作为绿茶的一种至今仍然保存,属不发酵茶类的一种,在如今的日本茶道中很常见。
根据陆羽在《茶经》中的记载,煎茶道茶艺可分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煎茶程序繁复,需先将茶饼在火上稍微炙烤一下,然后取茶碾成细末,再用罗合(竹筒制成的带盖容器,中间由纱绢作筛网)筛选茶末。然后生火煮水,水一沸的时候,投入盐巴调味。待茶釜中的水第二次沸腾之时,从中舀出一瓢水,用竹筴搅动瓢中水,使之形成漩涡。此时将茶末投入漩涡中,茶末则会顺势下沉。待水三沸,再将瓢中的水与茶末一并倾入茶釜,此时,水面会浮现浓密洁白的泡沫。
宋代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他以白描之法绘录十二种茶器,称之为“十二先生”。他还为每种茶具“加官进爵”,根据他们所司之职,封了雅号,又为每种器具作赞。
其间所用器具繁多,仅《茶经》中提及的茶具就有二十八种,有生火的风炉、灰承,碾茶的碾,筛茶末的罗合,饮茶的碗等等。作为品饮之器,茶碗的选择最多讲究,不仅要盛饮茶水,又可把玩于掌中,细细欣赏茶盏中的浮沉景致。
古时候的好茶之人往往随身携带风炉、茶釜等器物,不辞劳苦地去山野林间寻一瓢好水。他们在溪涧或是山泉边席地而坐,汲水烹茶,松涛与水沸之声相映成趣,人与万物浑然一体。中国茶道所追求的真意,不仅是茶香晕散时的一晌贪欢,更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茶道往往是与隐士并提的。
自称“江湖散人”的唐代诗人陆龟蒙就曾隐于松江,在顾渚山下经营茶园,收茶为租。《唐才子传》中记载陆龟蒙:“每寒暑得中,体无事时,放扁舟,挂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鼓棹鸣榔,太湖三万六千倾,水天一色,直入空明。”
唐代人的煎茶程序虽然复杂,器具繁多,却并不刻意追求华丽,反而时时营造一种质朴天然之美。茶人们往往选择与茶最相宜的器具,寻找最天然的水源。至于那些看似繁复的程序,只是为了能品一口至味之茶。
2点茶法
元稹的咏茶诗中写茶:“慕诗客,爱僧家”。茶从诞生之初,就备受风雅文人的喜爱。然而,文人僧侣纵然爱茶,却都比较穷酸,无福消受精致的茶道,只能搞搞行为艺术,用艺术想象去丰富茶的体味。
所幸的是,宋代有个识货的皇帝。作为一个具有文人气质的帝王,他不仅有幸能品尝到当时最好的茶水,享用最好的茶具,他还深谙茶道精髓,并将之用文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这位皇帝就是宋徽宗赵佶。如果抛却一切政治因素去批判这位皇帝,他可谓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精致的享受主义者。他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细论茶的产地、制茶工艺,以及茶艺与茶器,堪称宋代茶书中的集大成者。
宋代点茶法所用的茶仍为唐代沿用下来的紧压茶,依旧是以蒸青工艺制成,唐时紧压茶多为饼状的饼茶,而宋人却爱将茶制作团状,时称团茶。造茶之时,需注重器具的洁净,避免使杂质混入其中,损害茶的口感。采茶在日出之前结束,造茶也需在一日之内完成,若是新采之茶过了夜,色和味都会大打折扣,前功尽弃。
唐代之前,煎茶如煎药,往往将盐、姜、橘皮等物与茶同煎,添助其味,其中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当时制茶工艺蒙昧,为了遮掩茶中浓重的青草味才以其他香物与之同煮。自唐代始,随着制茶工艺的改善和茶道的发展,茶人开始在口味上不断地做减法,逐渐追求清饮。
位于福建建瓯一带的北苑是宋代的皇家茶园,始建于宋太宗时期。其时,北苑所制的龙凤团茶是皇家御用的贡茶,压制有龙凤纹样,茶饼表面的图案由纯金镂刻而成。
庆历七年,北宋书法家蔡襄担任福建路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茶。蔡襄任职期间,精进制茶工艺,丰富茶品种,使茶成朝廷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在蔡襄的监督下,北苑还制作出一种更为小巧精致的龙凤茶团,年产十斤,价比黄金。一时间,无数文人墨客诗词歌颂,在大众舆论和皇家权威的双重作用下,北苑茶遂成了宋代团茶的权威。另外,为了克服茶中苦味,宋人还发明了蒸青散茶,到南宋时,炒青散茶也已经出现。不过散茶取代团茶,却明朝时候的事儿了。
蔡襄《茶录》中说,茶有真香,建安民间制茶从不入香,恐怕夺其真味。不过,入贡之茶常常稍微会添加龙脑和膏,增加其香气。烹茶点茶之际,若是掺入珍果香草,就更加掩盖茶的原始香气了,所以不用。
虽然一直有制茶者前仆后继地往茶叶中窨入其他草花的香气,令其香气袭人,可真正的茶人却独爱茶之本味。贡茶中有添加香料的习惯,为了使茶香更加浓郁,原本是媚上之举,但要是碰上了真正懂茶的皇帝贵族,可就弄巧成拙了。深谙茶道的宋徽宗就说:“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
点茶法,首先要将茶盏在火上烤热,茶盏过冷,茶末则无法悬浮。将茶盏炙热后,用茶匙往盏中挑入所需量的茶末,然后以沸水和膏油调匀,调和成浓稠适度的膏状。
这样茶末都能得到浸润,色香溢散,在往盏中注入沸水后,茶末不会完全浮泛在水面上。宋人点茶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环节,一为点,二为击拂。所谓点,就是将汤瓶中的沸水注入茶盏中。所谓击拂,即以茶筅搅击茶膏,使之匀散。两者往往并行。
《茶录》中记载点茶法所用的工具为茶匙,既可以舀茶,又能在点茶之时,击拂茶末。然而,后人又对点茶的击拂工具进行改进。到了宋徽宗的时代,调茶工具已经由茶匙改为茶筅了。茶铣,其状如刷,一般由竹子制成,将细细的竹丝系为一束,再加柄手执。《大观茶论》中,宋徽宗认为茶筅应当用较老的竹子制成,其次应当身柄厚重,这样才能发劲有力。
茶筅作为点茶道的一个符号,如今在国人看来已经十分陌生。人们所见的茶筅,大多出现在日本茶道中。16世纪,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创立抹茶道,确定了茶道的礼仪程序。他将茶道与禅结合,把“和、敬、清、寂”的精神诉求推向极致。
伞亭,千利休为丰臣秀吉建造的草庵茶室
日本茶道崇尚自然,看似随意寻常,其实耗尽茶人心血。日本茶室又称“空之屋”、“不对称之屋”,它面积只有四帖半大小(十平方英尺),清贫如僧人的禅房。室内没有多少装饰,朴实自然。然而,一个上等茶室的造价却不亚于一栋豪华的宅邸,茶人对木材、工匠乃至室内的每个细节都要求苛刻。
为了更贴近自然,室内的摆设刻意地不对称,甚至连门前的落叶也不能扫尽。严谨的茶礼和近乎刁钻的审美,让日本茶道中的茶变得无足轻重,它几乎是模拟禅道而建立起来的,与茶的滋味相比,茶人们更注重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就这样,日本茶道与唐宋茶道愈走愈远。
3风雅茶事
宋朝在物质方面十分丰富,此时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也逐渐成熟,市民生活多姿多彩。比起盛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坊墙倒塌之后,延续了两千年的宵禁也被取消,开封、临安等丰都大邑从此成了不夜城。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了《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中熙攘热闹的街市楼台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一个精神与生活都极其自由的年代,也是文艺开始真正绽放的年代。严复曾说:“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所造就十八九。”
点茶法发端于唐末,五代之后,最终在宋朝兴盛起来。点茶法比煎茶法看似简便,其实不然。宋人于点茶之外又添了分茶之戏,即用茶筅击拂汤花,使之于水面幻化出文字画面。若是高手为之,走马飞鸟,山水人物,皆能惟妙惟肖。此戏亦称“水丹青”、“茶百戏”。
北宋初年,陶谷所作的《荈茗录》专论茶艺、茶事,文中记载:沙门福全能注汤幻茶,每点茶一瓯,作诗一句,四瓯之后遂成绝句。福全对这番技艺颇为自负,讥讽陆羽只知煎茶,却不会如此汤戏。这样的技艺,在当时被视为“通神”之举。也有茶人在茶汤中描绘禽兽虫鱼花草之画,然而画在须臾之间消散,难以持久,这被称为茶百戏。
还有种“漏影春”戏法,看起来却较为繁复。大概源自唐末或五代,从品味上来讲接近唐人饮茶习性。漏影春,即是以镂空之纸贴在盏上,再将茶末撒上,随镂空纸形而生成鲜花状,作为花身。然后将纸揭去,以荔肉为花叶,松实、鸭脚之类为花蕊,构成一整幅花图。这可比如今的拉花咖啡、盆栽咖啡什么可要早了一千多年哦。
两宋之时,分茶逐渐成为一项普遍性游戏,因为其艺术性较强的缘故,在文人雅士之间尤其受到欢迎。杨万里曾经坐观分茶,写道:“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陆游也曾写过:“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这些文人们借筅为笔,以乳为墨,信笔挥洒。对于他们来说,分茶与舞文弄墨相似,不啻为艺术的一种。
分茶对于茶人技艺的要求很高,是一项艺术性活动,适于独自赏玩或是供人赏观。除此之外,宋代茶人们还热衷于“茗战”,俗称“斗茶”。与分茶不同,这是一项竞赛性质的活动,世俗意味更强。茶人们在一起烹煎、品评茶叶的好坏,在茶艺上一较高下,类似于古人对弈、双陆之类的雅玩。
赵孟頫
在世界,茶是与丝绸、瓷器之类并称的中国符号。而在中国,茶渐渐地成为了一种文人的符号,他们借此寻找了不少游戏和乐趣,乃至于喝茶居然成为后人附庸风雅的一种道具。
到了明清时代,雅风更甚。有人在晚上将茶叶放入莲花苞中,夜深以后,莲花缓缓绽放。及至晨曦,花瓣挂露,茶中亦有荷香清露的芬芳。这样的茶,被宋代茶人看到了是要嗤笑的,一定会笑他们不懂茶的真味。不过读书人的风雅,又怎么能以一板一眼地去评判好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