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之“禅”是什么?
《坛经》有言:“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禅”是梵文,译为“静虑”、“思维修” 之意,对今天的人理解起来有些费解,因为“禅”很抽象,禅无处不在,行住坐卧皆可禅,但禅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要靠自己来体悟或感悟,而且每个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即便如此,本文还是有一种基本的解释:即通过禅定或静坐调节身心,使之适悦,或是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
“禅”的概念很广,在中国佛教禅史上曾有诸禅产生,但给学人参禅带来不便而终究由诸禅回归到“一味禅”。圭峰宗密禅师曾对禅的判摄为由低至高的“五味禅”,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如来禅,或如来清净禅),圭峰宗密把如来禅(最上乘禅)称为“一行三昧”或“真如三昧”,视为达摩西来东土所传授的禅法。而在《楞伽经》(四卷本)里则有四禅之分,即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和如来禅。四禅之中同样是以成就如来境地的“如来禅”。无论是“五味禅”,还是“四种禅”,最终还是融合变为“一味禅”。
在禅宗史上还曾有祖师禅、如来禅,南宗禅、北宗禅和超越佛祖的分灯禅之说,几种提法不过是禅师们应机的不同开示而已,无论是即心即佛的祖师禅,还是非心非佛的分灯禅,虽有异有同,但都提倡佛性人性化,讲究无心为修,平常心为修,无事为修,都可使人开悟。
禅门公案载:有僧辞别庐山归宗智常禅师。归宗问:要去何处?僧答:到各地丛林学五味禅。归宗问:各地丛林有五味禅,而我这里只有一味禅。僧问:何为一味禅?归宗即打僧。僧人忙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归宗呵斥:你说!你说!僧刚欲开口,归宗又打。僧人后来又到黄檗希运门下参学,把这一经过告知黄檗希运禅师,黄檗上堂后就说,马祖道一禅师门下出了八十四位弟子,只有归宗智常学到了真本事。不难看出,黄檗希运对一味禅推崇有加,他认为:一味禅“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二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
对禅的解读还可以更进一步,赵朴初有言:“禅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不完全是生活,但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
凡是种种,历代高僧大德对“禅”都有种种说法,最终目的将“禅”导入人间化、生活化、大众化。但无论是人间化、生活化,还是大众化,都需要大众都能接受和都能认知的一个载体介入,于是,茶就成了僧人的首选。因为,茶不仅是僧人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还是大众生活的必需品,与中国人生活最为密切。选择茶将禅法落实于生活中,应该说是最好的禅修方式之一,其意义诚如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大德所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譬如,日本茶道就是典型式为在家居士提供以生活入禅的方便之门。
禅茶一味之“茶”是什么?
对于禅茶一味之“茶”的理解,如果从禅宗理念来解读,实际上是与茶无关。此茶非彼茶,不是大众概念上的茶,特指“菩提之茶”。现代高僧净慧老和尚已然站在禅宗思想的角度对此“茶”作了重要开示,它既是“根植菩提种,叶抽智慧芽”的慈悲茶,也是“瓯注曹溪水,薪烧鹫岭椏。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人人亲受用,处处绝沉渣。林下清和满,塵中敬寂夸。……”的实相无相、心印妙传的非茶之“茶”。明代徐柳在其《天心禅茶疏》说:“法是茶,茶是法”,会得此要,方可煎煮 “转八识众生即成正觉”之茶。
但毕竟“禅茶一味”之中还有一个“茶”字,那么,就让本文以“茶”来说茶吧。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毋庸置疑的,受本文主旨所限,有关对植物学研究方面,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门,起源于距今1亿年以前的晚白垩纪,而其中的山茶目植物,约产生在六千万年以前等内容予以省略。
人类发现茶和利用茶树,最早是采自野生,是为药用。按照《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来推算,中国人在利用茶方面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是伴随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一同走来,这是事实。无形中也增加了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加分因素,使之当今茶文化大兴。
关于茶树的品种、命名、分类,以及茶树的形态特征,非本文题旨概要,不谈。单就对一个从茶树上摘下“茶”的物态理解,它仅仅就是一片含有茶氨酸的“叶子”,是制作饮料的原料。但恰恰是这片“叶子”,因了有了五千年文化的附加值,使得它已经超越了“物态”和“制度”文化,落在了“心态”和“行为”文化这一核心价值上面,继而又回归到东方文化最大的哲学命题上面:“道”。
怎样理解?重点在于禅茶文化在“雅志”的功能上,通过“自心”抵达茶之“六心”——茶可清心,茶可静心,茶可净心,茶可敬心,茶可安心,茶可明心。而禅呢?亦然!大乘佛教普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因为有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有心,禅茶便成一味了。
禅茶一味之“一”是什么?
此处之“一”,不可作一、二、三数字解,“一”是一种心境。从“禅茶一味”的字面上解读此“一”,则可以理解为:首先是茶、禅、味打成一片的“一”;其次是茶、禅和饮茶之人皆化为“一”;其三是茶与禅具有同“一”兴味(也可以理解成一样的味道),就饮茶人个体而言,此时茶禅如一;但从哲理上理解此“一”,这个“一”则是对人之心境的一种解读,这个“一”是与自性相应而悟,是对“味”之感受,从另外层面讲,此“一”是为“道”,是万法归“一”之本。“一是一念,一念悟,众生是佛。一念不悟,佛是众生;一是性,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坛经》)在禅茶一体中强调“一”的本体和本性,强调自心和自性。“一味”也好,“一体”也罢,都与禅宗主张心体无滞、来去自由,自性而来的不二论有关。
回想归宗智常所谓的“一味禅”,则是截断语言的意路,隔绝思维情解的路数,是一种超越。禅宗历来提倡迷执与觉悟不二,无明与智慧不二,真如与万法不二。从禅宗《信铭录》中也可看到坚守不二法门重要性:真如与法界不二,一念与万年不二,十方世界与眼前之境不二,有与无不二,一和一切不二,如此等等。即不二,惟剩一。也正因此,禅宗以平等不二之心,强调禅的主体性精神,强调“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便含一切法”,“一切水月一月摄”等等。如此,也就可以理解禅与茶的不二性,唯有“一味”、“一法”或“一体”,方能到达此心唯一的终极所在,想想智者悟禅,清茶一杯。极是!
“禅茶一味”之“一”,当今还有一种解读:本无所指,茶道中无茶却有“茶”,此为“纯一”,而对茶汤中的色香味形以及与之感动的韵味,在茶道演示中无迹可寻。有学者表明最能表达日本茶道“纯一”性的就是“一期一会”至要所在。日本江户末期大名茶人井伊直弼说:“茶会谓一期一会,主客虽屡次相见,而今日之相见一去不返,为一世一度之会。”如此茶会,只有“一”而绝无“二”,只有“一”而绝无再见。“一期一会”,此次“一”见,仅此“一”次,此心“一” 生,“一”次为终。
话虽如此,主客之间还是要相见,但主客再访之时,绝无相一场景、相一人员、相一服饰、相一茶汤、相一茶器、相一意境。所谓“当下”,在此地此刻此时中,希望参加茶会之人皆以“一生仅此一次”之“一”之“心”来把握当下,禅喜当下。这是禅茶一味中的“一”的极致。实际上,这种“一期一会”模式,早在中国古代禅门僧众禅修就已有此雏形,《慧可传》《续高僧传》(卷十六)记载道宣禅师语:“一衣、一钵、一座、一食,以可常举,兼奉头陀。”说明了这种“一衣、一钵、一座、一食”的以“一”次为终的禅修活动在中国古已有之。
禅茶一味之“味”是什么?
从“味”的字面解读:滋味也。但禅茶一味之“味”与酸、甜、苦、辣、香等滋味无关,与味觉、味蕾、味感、趣味以及佛教六尘之一的“味尘”也无关。这个“味”则是在个体体悟中所得到的兴味、意味,是一种“直心是道”的意境,是一种从“苦” 中而得到一种“道”理,是自心在茶在禅契入后得到一种身心愉悦、轻安寂静之妙味,或者说是一种内心洗劫后抵达清纯且妄念不起的法悦。
从整体说,茶、禅、饮茶之人皆化为一;从饮茶人个体而言,此时茶禅合一,而每一个人对“味”之感悟则各有不同!此“味”实在难以说出,只有自己知道。正如禅宗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禅理进一步理解此味:“茶禅一味”四字皆无所指,在袅袅的茶烟之中营造了一个纯粹参悟的“味”——意境,这种说不出的意境,恰恰就是“味”之意说不出,也不可说,只有靠是心会,靠体悟。茶“味”禅“味”,茶禅互参,最终水乳交融,融合一“味”。我们如果能看到茶的本性,就能从茶中看到大光明,看到自然本性,就能得到轻安寂静的妙味,这种妙味,即禅乐与法悦。这种妙味,正如日本茶道开山鼻祖村田珠光之师一休纯宗所言的“一味清静,法喜常悦”。即以禅悦为味。《维摩诘经》说:“虽复饮食,而乐禅悦之味。”此味尚可作为禅茶一味之“味”也。
当禅门主张心无滞碍地放下一切时,就连心性一起放下,此时的禅茶一味之“味”自然也不例外,心底的欢喜往往也不可贪,如因贪其“味”而落入“味”的“圈套”,那就会走向心底的束缚。禅宗强调“离四句,绝百非”,甚至认为四句和百非也是必须超越的,就是讲佛教境界内的限制性和境界外的超越性。《大乘无主方便门》曰:“贪着禅味,堕二乘。”“二乘”即小乘,与大乘对应。佛门是指“声闻乘”和“缘觉乘”两种不同修为之人,大乘佛教往往将声闻乘和缘觉乘统统视为 “小乘”。而大乘家往往被指归在有着高境界的范畴。较之“二乘”,惟有放下一切之人(包括“味”也放下),可以开启智慧而普度众生,得到正昧抑或是正心。此“味”直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