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坊淘宝店铺正式开张了,登录淘宝搜索店铺如是坊茶业即可购买您喜欢的宝贝,本店会不定时更新货物,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人生如茶,苦中知味。”集味堂集茶味、集文化味、集人生百味;你我借茶汇集——玩味中国式的雅致生活。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赵朴初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
——洛阳古道某茶亭所书
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幼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与唐代诗僧皎然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事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生活中进行一些禅修,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结合生活美学的培养,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寄语有缘人:
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它的意境。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